电话:0317-5620011 0317-5969916
传真:0317-5969919
手机:15075703111 13603172805
联系人:齐经理
邮箱:15075703111@163.com hhxt01@126.com
网址:www.kaddington.com
地址:黄骅市常郭镇齐赵村工业区
【一】、天然气储罐地面储存技术
目前,天然气的储存方式主要有气态储存和液态储存两种,其中前者包括地面储罐储存、管道储存和地下储气库储存等。
1、地面储罐储存
天然气地面储存一般采用金属储气罐,江南体育绑定银行卡
按压力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。低压储罐的工作压力一般为0.004~0.005MPa,多为化工厂、石化厂作工艺气的中间储存,高压储气罐的工作压力一般为0.25~3.0MPa,主要用于城市配气系统供昼夜或小时调峰用。
2、管道储存
天然气管道储存有输气干线末段储气和利用管束储气两种方式。
输气干线末段储气,是指在供气低峰时,将富余的气储存在输气干线末段,随着管内气体压力逐渐升高到然后一个压气站允许的较高压力,到用气高峰时,该储气段压力降到城市配气管网允许的较小值,将储存的气体输出,增加供气量。
管束储气,即使用一定直径和一定数量的管子构成管束,埋设于供气点附近,用高压天然气或压缩机将天然气注入管束中,待高峰用气时输出。
管道储气容量较小,主要供城市昼夜或小时调峰用。
3、地下储气库储存
地面天然气储罐和管道储气只能作为昼夜用气不均衡性的措施,要解决季节用气不均衡性问题,根本的办法是建造地下储气库。如果没有地下储气库,干线输气管道就应根据冬季的用气量进行设计。在冬季,输气管道将满负荷工作,而到夏季,由于用气量减少,输气管道的负荷将下降,因此,管路和设备的利用率降低,固定设备投资在输气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将提高。在冬夏季用气量相差悬殊的情况下,输气管道夏季负荷降低,不但在经济上不合理,而且在输气工艺上造成很多困难。如果有地下储气库,干线输气管道就可以根据日平均用气量进行设计,在夏季,多余的气体注人地下储气库,在冬季,不足的气体由地下储气库补充.这样,输气管道全年都是在满负荷下工作,管路和设备的能力可以得到充分利用。
地下储气库具有储气容量大、节省地面LNG储罐投资、不受气候影响、维护管理简便、可靠、不影响城镇美化规划、不污染环境等优点。
地下储气库主要有利用枯竭的油田或气田作地下储气库、利用含水层作地下储气库和利用盐层作地下储气库三种类型。
天然气以气态形式进行储存和运输,由于其体积庞大,压力很高,因此通常将其在常压下深冷到-160℃进行液化。在标准状态下,其液态体积为气态时的1/600,而密度相当于气态时的600倍,因此无论对远洋贸易运输,还是储罐储存,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。
天然气液化储存方式不受地理位置、地质构造、距离和容量等的限制,占地少、造价低、工期短、维修方便。对于无油气田、盐穴、水层建造地下储气库的城市,可以利用这种方式进行调峰。
由于液化天然气具有可燃性和超低温性(-160℃),因而对储存设施(储罐)的要求很高。目前国外液化天然气的储存主要是储罐储存,储罐分地下和地上两种。储罐形式的选择取决于投资费用,也取决于因素及其它一些制约条件。在常压下储存液化天然气时,储罐内压通常为3.4~17.2kPa。
【二】、LNG储罐无损检测工作中的不因素
无损检测是保证LNG储罐运行的一项重要措施,其危险性较大、技术要求特殊,因此往往会隐藏一些不因素,现结合实际大致归纳如下:
1、无损检测人员资质不够
天然气储罐检测者是具备相应从业资格、掌握LNG储罐检测技术的人员,应该了解LNG储罐设备技术法规、相关产品标准以及有关技术文件和图样规定等。但是在实际从业时,一些检测人员未经专门的培训考核,自身不具备相应的检验资格,技术匾乏,意识和工作责任心不强还有一些检测人员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,不能慎重对待这项工作。
2、无损检测作业环境不
检测作业时,环境也存在很多的不因素。LNG储罐一般都是搁置在照明不良、采光困难、通风不畅、封闭严密的空间里,承放容器的建筑物不牢固、卫生状况差、未进行通风处理等,十分考研检测人员的耐心和视力,且会严重影响检测人员的工作心态。若对盛装有毒有害物料的容器未进行彻底的清洗置换,未进行残留物浓度的测定,还会使进入容器内检测的人员受到伤害。
3、违章操作,不按规定采取相应的措施
进入LNG储罐进行无损检测时,如果忽视禁比或警告标志,将给检测工作带来很严重的不因素。比如不切断旋转部件的电源,不在有辐射源区域进行置换、合格测试,外面无人监护等。对辐射源的防护措施不力、防护效果差等往往是因为检测人员违章操作,未按规定采取相应的措施。
4、无损检测制度不健全,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
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,当检测制度不健全、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时,检验人员就无法接受系统的教育,甚至还会导致检测人员技术不成熟或选择不当、检测前不制定相应的措施、检测组织不规范、各人对自己的职责不明确、现场指挥调度人员工作失当、监护人员擅离岗位等现象,这些都是造成 人员伤害的不因素。
相关产品
|
相关内容
|